SBR工艺ICEAS工艺CASS工艺分别介绍
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,是污水处理方法最初模式。由于进、出水位出水、供气系统易堵塞及设备等方面原因,限制了最初的应用和发展。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,随着人们对SBR研究的深入,各种新型的SBR工艺不断出现,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,并于1985年吴淞在建立个我国第一个应用SBR工艺废水处理站。
目前,SBR工艺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、屠宰废水、化工废水、淀粉废水、啤酒废水和其他一些工业废水中。
经典SBR原理
SBR一般采用多个反应器并联间歇运行方式,每个运行周期包括:进水期、反应期、沉淀期、、排水排泥期、闲置期。
进水期可以采用限制爆气或非限制曝气,污水连续进入SBR 反应器,此时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,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最大值,当污水到达预设水位后,停止进水开始曝气,反应期随即开始,该阶段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充分去除,BOD、COD值不断减小,当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到适当值时,停止曝气,随即进入沉淀阶段,该阶段依靠重力的作用,使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不断沉降,达到高效的泥水分离效果。在进入到排水排泥期后,上清液通过滗水器排除,剩余污泥也通过排泥系统排出,当进入到闲置期后,活性污泥处于一种营养物的饥饿状态,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积,当进入下个运行期的进水期时,活性污泥便可以充分发挥初始吸附去除作用。
SBR工艺优点
1、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,效率提高,池内厌氧、好氧处于交替状态,净化效果好。
2、运行效果稳定,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,需要时间短、效率高,出水水质好。
3、 耐冲击负荷,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,对污水有稀释、缓冲作用,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。
4、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、水量进行调整,运行灵活。
5、 处理设备少,构造简单,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。
6、反应池内存在DO、BOD5浓度梯度,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。
7、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,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。
8、脱氮除磷,适当控制运行方式,实现好氧、缺氧、厌氧状态交替,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。
9、工艺流程简单、造价低。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,无二沉池、污泥回流系统,调节池、初沉池也可省略,布置紧凑、占地面积省。
ICEAS工艺
ICEAS工艺 全称为间式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,属于连续进水、间歇出水工艺。ICEAS 工艺在反应器前部设置预反应区,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在预反应区内吸附去除BOD后进入与前置预反应区相连接的主反应区,在主反应区中污水进行间歇曝气,使活性污泥处于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之中,起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,处理后的污水在反应池中沉淀后在滗水器的作用下出水,这样使整个反应池处于曝气-闲置-沉淀-滗水的周期之中。
ICEAS反应器的工艺特点:
采用连续进水系统,减少了运行操作的复杂性,故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。与其它工艺相比,ICEAS工艺具有如下优点:1、占地面积小,土建投资少;2、设备少,能耗低;3、沉淀效果好;4、耐冲击负荷,运行灵活。
CASS工艺
CASS工艺简称循环式活性污泥法,是在ICEAS基础上开发出来的,在SBR的基础上,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,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,后部为主反应区,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。整个工艺的曝气、沉淀、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,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。与ICEAS相比,CASS工艺预反应区容积小,成为设计合理的生物选择器,使排水稳定性得到保障。同时通过对反应器中DO的控制使CASS 反应器处于好氧、厌氧、缺氧交替环境,起到对污水脱氮除磷的作用。
CASS 反应器的工艺特点:
基建费用较低,CASS 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,省去了初沉池、二沉池,工艺流程简单,布局紧凑;建成后运行费用低,CASS 工艺由于周期性的曝气,池内溶解氧浓度是变化的, 在每一周期开始时,氧浓度梯度大,传递效率高,节省运行费用;运行管理可靠方便,CASS 工艺控制系统简单,不易发生污泥膨胀且污泥产量少。
文章由贵阳污水处理设备网站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www.gymmscl.com
返回列表文章由贵阳污水处理设备网站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www.gymmscl.com